007小说网 www.007xsw.info,最快更新卫国大军阀最新章节!
对于中国来说,想要建造战列舰确实十分困难,首先便是造船基础技术方面十分薄弱,现在中国最大的造船厂上海船舶制造局和福建船政局都只能生产数百吨排水量的小型炮艇,维持内河舰队勉强可以,想要建造大舰队实在是缺乏经验。对于这种事情,中国海军部提出肢解几艘老式驱逐舰和巡洋舰,积累技术经验。
现在中国海军极弱,任何一艘铁甲战舰都是中国宝贵的国防力量,海军部能够提出这个建议也是下了很大决心。建议送到冯庸案头,冯庸沉思半响,还是同意了海军部要求,只是战舰选择方面做了甄别。千吨级驱逐舰中一艘满清时期的老古董和一艘民国初年订购的同时被列位解体对象,至于巡洋舰,中国海军里面也只有六艘,这还包括刚刚服役的重型巡洋舰泰山号和嵩山号。就这样解体,冯庸也舍不得。最终,冯庸提出用镇远舰代替,镇远舰是中国洋务运动时期的主力战舰。虽然排水量远远小于这个时代的战列舰,但他却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批铁甲战列舰之一。虽然镇远舰只有7700多吨的排水量,还不如现在的重巡洋舰,但毕竟是现代战列舰发展的基础,研究意义超过普通的巡洋舰。
镇远舰从日本手中弄回国之后,一直静静的停泊在秦皇岛码头,对于这艘代表着中国辉煌与耻辱的战舰,国防军本来意图是要将其作为历史文物陈列起来。但是现在,冯庸改变主意了。他要将镇远舰肢解一次,作为中国建造大型舰船的技术基础。这样一来,就不用让本就羸弱的中国海军实力大损,还能够获得大型舰船的建造数据。虽然落后,但用来打基础还是不错的。
再加上中国建造战列舰是和西班牙造船厂达成了秘密协议,地点也秘密选择在了秦皇岛北部一处天然的海港地区,周围水域已被封锁,再加上远离主航道,可以说人迹罕至,最适合中国和西班牙秘密研发新式战列舰。对于这件事,冯庸很重视,整个国防军高层知道这件事的也不过七八个人。这是中国崛起的希望举动,自然知道的人越少越安全。
西班牙的动作很迅速,可以说中国政府提出的价码让他们无法拒绝。虽然他们清楚中国如此做是为了获得西班牙的造船技术,但是对于当前的世界来说,西班牙的技术已经落伍了。西班牙的海军甚至不敢在西方诸国交战的海域行动。因为一旦引发冲突,西班牙海军无力解决。再加上西班牙政府财政困难,皇室的支出都是一笔天价,这就导致西班牙内部斗争非常激烈。中国正好是趁机而入,用金钱打动了西班牙高层。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中国虽然不富裕,但地大物博,中央政府有非常强势,想要积累财富非常容易。就像后世集权的天朝,中央财力雄厚到世界第一强国都羡慕。虽然这样会让家中百姓的负担,但是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
当前,中国是可以慢慢的发展,凭借中国前段时间疯狂劫掠的技术资料,花个三年五载的将其消化,未必生产不出大型水面舰艇这种东西。但是这种没有技术基础的摸索,肯定会走很多弯路。冯庸在前世也只是个普通大学生,还是学经济类的半吊子。军工领域他只是知道些军工产品,根本就不了解制造过程。但是只目标没有技术基础也是难以成功的。冯庸不想等,因为这几年正是世界变革最激烈时候,中国如果不在一战结束,世界势力重新洗牌的时候有所作为,等到新的世界体系形成,中国想要以一国之力挑战整个世界体系,将会面对比后世新中国成立初年更加沉重的压力。这是冯庸尽可能避免的。
西方,索姆河畔。
同盟国和协约国的主力宿命般的再次在这里对撞。
同盟国军队达到了130万人,其中德国军队90万人,剩下的土奥联军四十万人。这些都是同盟国这些年征战的百战精锐。数载征战,就是以德国的实力都感到无以为继,不得已采取这种战略大决战的架势。想要用速战速决来转嫁危机。
协约国总兵力160万,其中英法联军120万,美军20万人,剩下的意大利等其他国家联军20万人,这同样集中了协约国大部分的兵力。美国更是提供了数量惊人的武器装备。现在协约国的武器基本上都是美国货。没办法,这是当初协约国拉拢美国人进入战场的条件。美国人虽然有正义,但是没有利益的正义美国政府是绝对不会做的。而西方战场最大的利益除了战后的势力划分,正是来自军火市场。这场持续三年的战争已经让美国大发战争财,国力翻了一番,国内经济在军工企业的带领下,正在疯狂的繁荣。如果不是德国人的狼群战术攻击了大量美国商船,造成美国内部军火商人的仇视,美国是绝对不会这么快参战的。就像美国政府说的,美国本土远离欧洲,不管是同盟国还是协约国战胜了,都不可能有余力进攻大西洋对岸的美国。说到底,美国人的参战还是为了利益。战场上协约国已经取得优势,并且会不断的扩大。可以预见,等到世界大战结束,也是世界秩序重新确立的时候。美国作为新兴的国家,实力虽然很强,但是地处北美,远离世界中心,想要在世界新秩序中发出自己的声音非常困难。唯一的办法只有加入协约国,并在世界大战中做出贡献,美国才有能力分享胜利果实。所以,山姆大叔在英法等国求爷爷告奶奶的恳求下,终于半推半就的答应出兵了。有了美国这样的强力外援,协约国士气大振,再加上充足的武器装备供应,协约国终于有了决战勇气。